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是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民進創始人是抗日戰爭時期留居上海的部分文化教育界進步知識分子和工商業者,主要有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林漢達、徐伯昕、趙樸初、雷潔瓊、鄭振鐸、柯靈等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在敵偽統治時期,他們與中國共產黨人一起,堅持抗日救亡斗爭?箲饎倮,他們積極參加反內戰、爭和平,反獨裁、爭民主的愛國民主運動,并根據斗爭需要,于1945 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一個以“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的政治組織,定名為中國民主促進會。
民進成立后,先后發表了《對于時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立即結束一黨專制、還政于民,立即停止內戰、保障人民自由權利等政治主張。為了擴大和平民主力量,民進聯絡和團結上海68個主要群眾團體組織,組成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1946年6月23日,民進參與發起并組織在上海北火車站舉行的十萬群眾反內戰大會,民進領導人馬敘倫、雷潔瓊等參加赴南京請愿的和平代表團,在震驚全國的“下關事件”中被國民黨特務暴徒圍攻毆打,身負重傷。他們的鮮血教育了廣大人民群眾,推動了國民黨統治區的愛國民主運動掀起新高潮。1948年4月30日,中國共產黨發出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民進堅決擁護和響應,主要領導人先后由上海及香港轉入解放區,參加新政協的各項籌備工作。1949年9月,民進代表馬敘倫、許廣平、周建人、王紹鏊、雷潔瓊等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民進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等文件為綱領,制定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以憲法為準則,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路線。民進中央帶領全會加強政治學習,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在恢復國民經濟、鞏固人民政權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繼續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民進領導人和一些會員擔任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職務。
改革開放以來,民進堅持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明確參政黨性質,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提倡尊師重教,維護人民教師的合法權益,面向社會開展講學辦學、科技咨詢、智力扶貧等大量工作,積極為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獻計出力,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新的貢獻。
世紀之交以來,創建民進的老同志先后退出領導崗位,新中國建立以后成長起來的代表人士逐漸走上領導崗位,領導任期制和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加強。民進繼承和弘揚“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的優良傳統,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豐富政治交接的時代內涵,持之以恒地將其作為參政黨思想建設的主線。提出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目標,并逐步把它定義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參政黨;按照“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順勢而為、開拓創新”的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學習型參政黨建設,有序推進會內民主。以參政議政為民主黨派的歷史使命,著力加強參政議政能力建設,完善工作機制,搭建工作平臺,以求真務實精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全局性和前瞻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一方面發揮界別優勢,堅持以新作為鞏固“老陣地”,在參與教育立法、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動民辦教育發展、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另一方面主動迎接挑戰,堅持在順勢中開拓“新領域”,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在諸多新領域主動介入,圍繞可持續發展中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經濟轉型、反腐倡廉、社會建設、國別研究、科技創新、區域發展等方面持續反映社情民意,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民進堅持社會服務工作的政治性、公益性、務實性原則,發揮我會智力密集優勢,團結社會力量,拓寬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內涵,集中全會力量組織開展以科技示范等為主要內容的六項“西進”活動,以教育幫扶為重點的“同心•彩虹行動”;發揮教育文化領域的優勢,積極開展對臺港澳文化交流活動和海外聯誼工作。
2012年12月,民進召開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要求全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深入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深化政治交接成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提高履行參政黨職能的能力和水平;著力加強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建立科學高效的集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著力加強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在執政黨建設和參政黨建設、會中央工作和地方組織工作、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能、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相互促進中,不斷提高參政黨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堅持促進與中國共產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為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截至2016年底,民進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市縣級組織356個,基層組織7994個,會員15.6萬余人,平均年齡51.0歲。全會成員中有各級人大代表2380人,各級政協委員12401人,其中全國人大代表55人,全國政協委員79人;在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1020人。民進中央主辦的機關刊物是《民主》雜志。
民進中央歷任主席是馬敘倫、周建人、葉圣陶、雷潔瓊、許嘉璐,F任主席是嚴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