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一種鷹有70年的生命,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其生命的中期,要做出艱難卻重要的決擇。鷹活到40歲的時候,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力準確地抓住獵物;它的嘴勾變得又長又彎,翅膀也越加沉重,飛翔十分吃力。貪圖安逸,就是等待死亡,就要退出它自己喜歡的天空。重整再生,就能再上藍天。
但是就要經過一個痛苦更新的過程:它首先要努力地飛到最高的山峰上,在沒有生物能到的懸崖上筑巢,在那里渡過漫長而又痛苦的150天。這段時間,要用力將又長又彎的嘴勾擊打巖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后等候新的嘴勾長出來。它用長出的新嘴勾將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來。等新指甲長出來后,再將羽毛一片一片地拔掉。待新的羽毛長出,它本來發胖的身體歷盡折磨后,變得纖瘦靈活......經歷了痛苦的脫變之后,它又一飛沖天。像一只年青的山鷹,再次沖擊長空,翱翔于廣闊的藍天,再次拼搏后30年的生命旅程。
世上,只有這種鷹,才是同類中的強者!
這次的學習讓我想起了這個曾經很震撼我的故事。一旦出現了成長中的瓶頸,一旦身體有了懈怠的因素,該怎樣走出心理的困境,該怎樣涅槃重生,實現自我超越?這次聆聽兩位專家的講座,就是我重新出發的開始。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一旦職稱上感覺到了某個階段,前進也看不到希望;教書教了二三十年,即使教科書每次都有很多改變,但依然覺得自己可以靠吃自己的老本過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開始占領了頭腦。我前幾年就是這種狀態。
直到新教材來了,感覺教科書里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甚至聞所未聞的內容,同事們在使用最新的教學手段,課堂中傳達最新的教學理念,而我開始用把機會讓給年輕人這樣的托詞時,我感覺到了后怕。再也不能這樣了,五十歲,知天命而已?墒俏业恼娴闹烀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首先我自己得沒有困惑才行啊。
那改變就從學習,閱讀開始吧。最近從人教社的微信公眾號里把七年級到九年級的部編教材培訓講座都聽了一遍,從整體上,對這套教材的課標解讀,教材編排,教法建議,注意事項總算有了大體的認知。但是對于一線教師,如何把教學和考試融為一體,提高教學成績;如何在名師工作室的名師的引領下,提高自己專業成長?兩位教授專家的講座非常好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讓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至少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我以前曾經參加過華師大版本的八年級歷史基礎訓練的編寫工作,但是在團隊的幫助下,自己并沒有形成獨立的組題和編比較復雜的非選擇題的能力。這次從解教授的講座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幫助。尤其是在談到“如何運用問題情境引導教學”這個問題,教授用自己專業的眼光,睿智的頭腦,數據列舉,事例說明,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很多簡單情境和復雜情境的創設方法。印象很深的是教授告訴我們要利用中考真題和高考真題的問題情境串講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然后他舉例說明雅典民主制度和羅馬共和制度的區別,讓我覺得豁然開朗,有四兩撥千斤之感。復雜的問題很輕松就解決了,真是讓人為之精神一振啊。
總之,解教授的講座中精彩紛呈,亮點頻出,三個小時感覺轉眼即逝,收獲滿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嘗試用用教授傳授過的方法改進自己創設問題情境和教學相結合的能力。
下午李廣元老師的講座讓我有了夢想和憧憬。我憧憬在我們淮南名師主持人的引領下,在團隊的共同學習的氛圍下,作為一個老教師,能在教科研的能力上,能有很快地提高;能把這種提高變成新的教學成果體現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能夠閱讀更多的書籍,治好自己越來越愚鈍的心靈;能夠自覺地進行科研,能寫出像樣的課例設計,像樣的論文,像樣的反思;能能夠在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學科素養;能夠培養出真正具備家國情懷的學生。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教育一支部 鄧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