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民進
還有幾天就是自己五十歲生日,不知不覺就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齡?鬃诱f: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一聲感嘆,幾絲白發,沉淀了歲月的苦楚和欣喜。作為我,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執教31年,民進會員22年,每天充實而快樂地生活著,默默工作,不求索取,但民進帶給我太多的溫暖與光明。因此,在知天命之年,我要感謝民進組織,感謝這個大家庭帶給我的正能量,指引我不斷前行。
一、光榮民進之家
說起民進,我們家和民進都有淵源。我家姊妹五個,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我哥和我弟、我愛人和我兩個姐夫都是黨員;我的父親、我和我弟媳是民進會員。記得父親在世的時候曾經開玩笑地說過:我們家可以成立兩個支部;一個是共產黨支部;一個是民進支部。
最早認識民進,要感謝父親。他出生于1934年,壽縣人。家庭出身不好,平反后在謝家集區第六小學任教。工作期間,創辦了校印刷廠,負責全區的試卷印制工作。由于工作成績突出,1982年被調入謝家集區教育局,負責校辦公司工作直至退休。從小到大,父親留給我的印象始終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忙,會議多。不是黨員,是民進會員。對于民進的了解,也只知道是參政議政的,可以幫助人們將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其他關于黨派事情記憶中只記得一件事,就是父親跟我的一次交流。記得那是他寫了“關于集中整治中小學校大門前擺攤設點的提案”后,告訴我說:“作為民進會員,就是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注意觀察各種社會現象,將存在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通過政府解決,給人們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同時,自己要率先垂范,積極工作,做同事們的榜樣,給民進增光!
王祥麗,我弟媳婦,八公山區政府人大內務司法工委主任。跟我弟結婚以后,通過我爸和我了解了民進,從雷潔瓊、葉圣陶老先生等人身上看到了民進組織對社會的影響力等。于是,她慢慢地被民進所吸引,終于于2005年也加入了民進組織。
今天,她也是民進淮南市市委委員、淮南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民進八公山支部主委。工作期間,曾榮獲安徽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個人”、“淮南市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市人大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黨派工作中,在會員的共同努力下,民進八公山支部被區政協評為“優秀提案先進單位”、被民進淮南市委會評為“民進淮南市先進基組織三等獎”,她本人也在2019年被民進中央評為“民進全國組織建設先進個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王詳麗通過政協平臺建言獻策、履職盡責。近來來撰寫的撰寫的《關于夯實村衛生室衛生服務網絡基礎的建議》被民進市委會作為市政協大會發言,被市政協列為重點提案,同時被民進安徽省委采用;撰寫的《加強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和諧健康城市的建議》被民進市委會作為市政協大會發言,并被市政府發展研究室采用;撰寫的《關于鄉村旅游創新發展的建議》、《關于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建議》被民進市委會采用;撰寫的社情民意《關于優化生活垃圾收運的建議》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撰寫的《同心同德共鑄輝煌》在《淮南民進》上發表;撰寫的社情民意《關于加強灑水車、清潔車作業細節管理的建議》被淮南信息采用等。
二、與民進十八元老——何老之緣
除了父親,真正影響我的、使我加入光榮民進組織,是安徽省十八元老之一——何秀文老師。
1990年9月,我剛到淮南市運輸公司小學任教,就有幸認識了何老。她那時已經退休,但由于工作優秀,學校又返聘她負責學前教育工作。何老是云南昆明人,她于1943年畢業于昆明昆華女子師范學校,解放前一直從事戰前難童教育工作和家鄉小學教育工作,解放后在上海閘北區第二中心小學任教。1958年,她報名支邊到寧夏靈武縣從事小教工作。1962年底因照顧家庭調到淮南并在市運輸公司小學任教。正是這樣,我有幸認識了何老,并能與她在一起工作。
我與何老在一起工作了三年,她的的工作態度、工作熱情及她對工作的執著追求卻讓我永生不忘?梢院敛豢鋸埖卣f,何老是我的引路人,是我的導航員,是我心中的楷模。她以愛育人,用心育人。雖然身為校長,但她從不擺架子,無論對誰,都平易近人。對待學生,她總是彎下腰與學生說話,同學生們打成一片。課間,何老會跟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當孩子們遇到問題時,她會摸摸這個的頭,拉拉那個的手,拍拍這個的肩,再說點什么,使孩子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她的身旁。有時,學生的手、臉臟了,她會為他們洗臉、洗手、剪指甲等。何老經常對我說:“給孩子一絲陽光,他們就會給你一片燦爛!蔽宜磁宓,就是何老對學生的愛。這種愛,是那么的親切、自然,愛在不經意間,愛在極細微處,愛得悄無聲息。何老辛勤耕耘在教壇上四十多年,早在上海期間,就被評為上海市教育戰線的先進工作者,后來又多次獲得單位和行業的各級表彰和獎勵;茨鲜惺讓媒處煿澓卫媳辉u為市優秀教師。她在我市小教界有一定的聲望。
在與何老相處的日子里,我了解到她是一名民進會員。她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熱愛民進,關心民進,對民進組織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對淮南民進的創建做出了重大貢獻。。她是淮南民進的創始人,她和徐建濱老會員一道積極籌建淮南民進地方組織。她克服體弱、愛人病重等困難,四處奔波,不辭辛勞,發展了一批教學骨干和醫學專家,使組織迅速發展起來。在職期間,何老曾任淮南市田家庵區第一、二屆政協委員、常委。1983年何老出席民進中央“五大”,光榮地受到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民進中央馬敘倫、周建人、葉圣陶、雷潔瓊、趙樸初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退休以后,何老仍惦念、熱愛著自己的組織,每次組織開展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并支持民進市委會工作,任市委會顧問。
長期以來,我感動著,我被何老的工作態度所感動,被何老的執著追求所感動,被何老蘊含在不經意的小事中所感動。何老仿若無聲的溪水,悄悄地在我的生命里流淌,何老鼓勵我,鞭策我,經何老介紹,我于1998年4月正式加入民進組織,成了民進大家庭的一員。
三、民進伴我成長
22年來,在組織的關懷下,我擔任過淮南市十五屆人大代表、謝家集區政協常委、民進謝家集區支部副主任,目前是淮南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民進淮南市委委員、淮南市田家庵總支副主委。先后榮獲民進安徽省“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民進淮南市委“先進個人”稱號;淮南市“師德標兵”稱號、淮南市“先進支教者”等稱號。由于支教成績突出,淮南電視臺《新聞視點》欄目有過專訪,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任教期間參與學校國家級課題《如何改進教師的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擔任子課題《改進備課管理制度的研究》組長。論文《點燃智慧火花,鍛造創新品質》發表于教育評價改革工程網上,論文《評價語言的魅力》被選編入《在評價中成長》一書;教學設計《美麗的小興安嶺》在小學教育評價改革促進工程優秀教案評選中榮獲國家級一等獎。課外閱讀課《書海拾貝——走進〈海的女兒〉》榮獲安徽省二等獎等。
在每年的政協會議上,我積極撰寫提案、調研報告,《清理芳草園大市場》被列為區重點提案;調研報告《構建和諧社會,合理安置下崗工人》是區政協大會發言材料并在謝家集區政協網上發表;調研報告《安民心,促和諧》緩解了開發商與地方企業的矛盾等。2017年進入市政協以后,撰寫了《關于建議在中央公園附近興建公共廁所的提案》《我市幼兒園師資匱乏,亟待解決編制問題》《關于落實我市保育教師培訓工作的建議》;社情民意信息:《關于增加37路公交車班次的建議》《關于在曹庵省道設置限高標志的建議》《關于取締高新區英倫聯邦南門口大排檔的建議》等。另外,對于民進市委會的調研課題也能積極參與調研,建言獻策。在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上就“幼有所育”問題接受淮南電視臺采訪;建議政府,重點加大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幼兒園建設的支持力度,著力建立學前教育成本負擔機制,引入各類監督監管機制,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培訓,打造讓孩子喜歡、家長放心的幼兒園。
我努力,我奮斗,我拼搏,我更想像何老一樣——做好自己,做一個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的人。
我與民進,是家人,是朋友,我們相互見證。如果說,我們所經歷的人生是不斷選擇的路程,那么,當千帆閱盡,留下的就是屬于我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風景,那就是我加入民進組織后帶來的我心靈上的洗禮、思想上的升華、政治上的淬煉,民進帶給我的所有將是終生最珍貴的禮物。為社會做出民進會員的貢獻,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民進淮南田家庵總支 鮑廣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