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永遠在路上



面對因病受困的人們,內心所受到的沖擊之大,是我原來沒有預料到的。過去我因工作關系,開展過幼兒階段孩子的教育扶貧工作,自認為對于教育建檔立卡扶貧工作應該說是了如指掌的。而近期因工作變動,我到小學工作,安排我負責20戶貧困家庭的建檔立卡工作。通過短短一周的走訪,令我感慨萬千,深感自己肩上責任重大。
這20戶家庭,有的是爸媽殘疾;有的是重病在身;還有的是意外導致家庭貧困等,他們都是需要國家社會給予幫助的家庭。其中一戶人家境況對我觸動很大,甚至可以用心酸來表達我當時的心情。這是一戶六口之家,夫妻兩有4個孩子,但媽媽存在智力問題,爸爸年近60,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雖大女兒已經出嫁,但沒有解決家庭的貧困問題。而年近20歲的大兒子,本可以承擔家庭解困的重擔,不幸患上腸癌,如今骨瘦如柴,需要治療,給這樣的家庭雪上加霜;下面兩個男孩年幼,在我校三年級就讀,但智商偏低,一個連自己姓名都寫不好,另一個稍微好一些,學習也較為困難。他們家離學校較遠,由于家庭困難,兩個孩子上學沒有交通工具,只能靠兩條腿連走帶跑至少要四十分鐘才能趕到學校上學。
當我和兩個孩子的班主任走進這個家庭時,整個家庭狀況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是我從小到現在見過的生活環境最差的一個。家里擺的到處都是衣物,凌亂不堪;黑乎乎的廚房;房間里充滿異味。去了以后,有智障的媽媽一只手佝僂著,目光呆滯,在院子里轉來轉去,見了我們仿佛沒見到一樣。孩子爸爸告訴我孩子不寫作業,只會玩皮卡,而且是把作業本撕了折皮卡。我仔細看了看,孩子住的房間里除了一張亂七八糟的床以外,根本沒有合適的地方留給孩子寫作業,孩子連個寫作業的桌子都沒有。
通過交流得知,這個家庭以前就是低保戶,父母喪失勞動能力,一直靠政府資助維持生活。我把孩子在校受助情況向家長做了介紹,并當場決定學校捐贈兩套桌椅給孩子學習用。班主任老師也把孩子的在校表現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溝通。我們表示:我們一定會盡可能地幫助孩子,也希望家長多多配合,支持學校工作,力爭使孩子多學知識,掌握技能,從而早日擺脫貧困。這一家,生活的陽光被烏云遮住了,但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有黨的惠民扶貧政策,只要他們的雙手還在肩上,一定能夠撥開烏云見到溫暖的陽光!
扶貧工作,任重道遠!扶貧工作永遠在路上。為了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今后,我們將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參與教育扶貧工作,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自覺自愿的原則,利用多種形式為教育扶貧工作盡一份責任,獻一份愛心!
(淮南民進 鮑廣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