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淮南民進會員王運良
王運良作為民進潘集支部副主任,市政協委員,潘集區政協常委、提案委主任,潘集區教育局辦公室副主任,他堅守初心,勇于擔當,努力履行著“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責、為人民服務”的光榮使命。多年來,他撰寫社情民意信息130余篇,提出許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見和可行性的建議,彰顯“小信息”解決“大問題”的作用,先后榮獲民進全國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民進安徽省參政議政暨信息工作先進個人、政協淮南市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等20余項榮譽稱號,政協潘集區委對其通報表彰,先進事跡材被省市媒體刊發。他用自己對黨和人民熾熱的愛與顯著的工作實績,詮釋著一位基層民進會員有思有為的社會擔當,奏響一曲了新時代奮進者之歌。
一、擔當社會責任,履行參政黨職責
在脫貧攻堅中,作為民進基層組織副主委王運良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之中,擔當使命。他個人包保潘集鎮一戶孤寡老人貧困戶,他抽出時間經常到家傾聽老人的心聲,盡可能的幫助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使老人垂暮之年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愛與溫暖。2016年、2017年,王運良兩次參加市、區政協扶貧攻堅檢查工作,在工作中,王運良與扶貧對象談心,詳細了解每戶貧困戶家中的生產生活情況,了解他們最期盼需要政府幫助解決的問題,在脫貧攻堅一線,他用心發現問題,形成一手資料,撰寫了《關于鄉村小企業小作坊的情況反映》《關于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存在問題的情況反映》《應重視我市中小企業用地難的問題》等一批信息被有關部門采用,為脫貧攻堅作出了貢獻。
二、牢記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作為一名市區政協委員,牢記政協委員的初心使命,他關注社會熱點、難點等問題,多年來,通過深入基層調研,撰寫了《關于當前村級組織換屆工作存在問題及建議》《基層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關于建立城市危舊房屋檔案的建議》《鄉村振興不能》等多篇信息省政協采用或省領導批示。他執筆上報的《警惕中職生淪為“苦力”》在《江淮時報》刊發,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他撰寫的《關于改進新型農民工培訓的建議》在《人民政協報》刊發,首都各大網站轉發!蛾P于治理安成截洪溝的建議》獲市政協優秀社情民意獎,《關于加快潘集職教中心建設的建議》獲區政協優秀社情民意獎。他長期基層關注意識形態問題,撰寫了多篇社情民意信息,有的被省市主要領導批示,新華社記者曾對其專訪,所反映的信息進入內參。2021年他撰寫社情民意信息9篇被區政協和民進市委采用,其中《鄉村振興莫讓大學生特崗人員“進退兩難”》《應重視援鄂編外護理人員入編問題》等兩篇信息被省政協采用。
王運良同志善于在基層一線捕捉帶有區域共性問題的社情民意信息,形成調研報告,最大限度發揮社情民意信息的作用。近年來,他撰寫的20余篇調研報告,其中《關于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關于我區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的調研報告》成為區政協資政會議交流發言材料!杜思菂^規劃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推進土地適度流轉,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等4篇調研報告榮獲區政協優秀調研報獎。《關于我區采煤沉陷區綜合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關于我區村莊規劃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分別被評為區政協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二等獎。
三、致力理論研究,衣帶漸寬終不悔
王運良同志,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平時工作中真正做到愛黨、憂黨、護黨,他認為:基層參政黨成員發出的聲音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有力彰顯。在全市“堅定跟黨走,建功新時代,慶祝建國70周年主題征文”活動中,他撰寫的《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榮獲二等獎。他作為民進安徽省參政黨理論研究會理事,多年來他通過在調研、視察、民主監督等活動捕捉帶有規律性、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他把其中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時進行歸納整理,加工提煉,上升至理論高度,相繼撰寫了參政黨理論研究論文20余篇,榮獲民進安徽省先后榮獲省、市參政黨理論研究成果獎。他撰寫的統戰論文《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政治方位的問題研究》等五篇理論文章分別獲市統戰理論研究優秀獎,《統一戰線與黨的群眾工作》和《基層統戰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分別獲市委統戰部一、二等獎;《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監督作用的研究》獲中共安徽省委統戰理論研究優秀獎,《加強民主黨派監督制度建設初探》獲省委戰理論研究三等獎,《農村信教群眾迅速增加的問題研究》獲省委戰理論研究二等獎;《民主黨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如何發揮作用的思考》入選“民進全國會史暨統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王運良同志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勤勉敬業,認真履行基層參政黨成員的光榮使命,展現出新時代一名民進會員、政協委員的風采。